政治局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如何理解?

大湾区经济网2025-07-30 20:59:36

大湾区经济网7月30日讯(编辑 张琼)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上半年经济 "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的同时,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重点应对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挑战,着力扩大内需、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GDP同比增长5.3%

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经济表现,指出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会议认为,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经济展现出 "强大活力和韧性"。

不过会议也清醒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内部供强需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

政策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持连续性与灵活性

针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既要 "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又要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兜牢基层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货币政策则需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和稳定外贸。会议特别强调要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向媒体表示,这一政策定调 "既是基于当前形势,也着眼未来动态的形势,政策力度与形势发展是互动的"。他分析,当前经济运行平稳波动较小,因此政策着力点在于落实既定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加力力度和时机取决于下半年的新变化"。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 5.2%,较一季度仅微降0.2个百分点,"明显不同于去年上半年",这也是会议强调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和 "落实落细" 既定政策的重要原因。

专家解读:政策加力时机取决于房地产与关税战

罗志恒指出,"适时加力" 的时机和力度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下半年关税战对出口的影响程度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情况。他认为下半年经济运行面临四大压力:

一是消费品 "以旧换新" 政策面临透支效应和高基数,房价下跌可能导致居民财富缩水进而抑制消费;二是中美关税战虽进入 "暂时休战期" 和 "谈判期",但美对华实际关税税率高达40%,前期抢出口效应逐步消退,叠加美国对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加征关税围堵中国转出口,出口企业和从业人员可能面临压力;三是房地产止跌回稳基础不牢固,5 月以来销售、投资和价格再度下行,对消费、投资和财政收入产生连锁影响;四是地方财政形势总体仍处紧平衡,上半年财政积极靠前发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半年财政资源支持经济的力度。

针对货币政策,有专家表示,会议提出 "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隐含了降息意图。"我们预计,等到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经济减速压力可能相对明显时,可以考虑调整货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与4月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未提及 "降准降息",他认为这与上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偏强有关。

扩大内需与防范风险双管齐下

在重点工作部署中,会议将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置于突出位置,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并通过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投资方面则强调高质量推动 "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广开证券此前对媒体分析,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为过去一年半以来最低增速,同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超过70天,"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缺陷及地方政府拖欠账款等问题叠加,导致民企销售回款不畅、投资信心不足"。他建议下半年需出台增量政策扩大内需,包括增加 "两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资金拨款、进一步减税降费、适时下调政策利率等。

风险防范方面,会议要求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未直接提及房地产风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此指出,"客观上说明房地产风险得到有力的防范化解,这是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定调"。他认为近两年来房地产领域的烂尾楼、房企债务、存量房贷、房价下跌等问题均得到有效应对,部分领域已出现风险出清的有利形势,"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形势和新机遇"。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则表示,会议以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替代直接的房地产表述,体现了风险防范思路的转变。"高质量意味着避免大拆大建,这既能防止房地产后续供应过剩和更大下行压力,也能避免引发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是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路径。"

本文综合新华社、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

分享更多
2168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