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

图集|“黄金内湾”聚势腾飞!大湾区海洋经济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07-05 11:46大湾区经济网

image.png

大湾区经济网7月5日讯(编辑 余海霞)6月26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部署,特别强调加快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623公里黄金海岸线上,科技创新正驱动海洋经济迸发全新活力——从珠海金湾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到广州南沙全球首艘11000米钻探能力的"梦想"号科考船,从中山智造"伶仃牧场2号"智能网箱到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一幅陆海联动的壮阔图景正在珠江口徐徐展开。

image.png

图为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

image.png

图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image.png

图为“伶仃牧场2号”即将通过深中通道中山大桥的场景

image.png

图为“南鲲”波浪能发电平台出港实验

"黄金内湾"汇聚硬核科技力量:2024年11月入列南沙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15000海里续航能力成为深海探测"国之重器";2022年交付的"白鹤滩"号风电安装平台,实现10兆瓦以上风电机组深远海施工;2023年投运的"南鲲"号波浪能发电装置,每日发电2.4万度点亮3500户家庭;2024年3月12日完工的"海基二号"导管架以428米高度刷新亚洲深水工程纪录。这些重大装备彰显大湾区经略海洋的科技底气。

image.png

图为“祥安口”号

image.png

图为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首船LNG到港接卸

image.png

图为国内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试航

image.png

图为“海基二号”导管架顺利抵达作业海域

产业创新构建多元生态: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年减排二氧化碳60万吨,助力能源绿色转型;"伶仃牧场2号"智能网箱推动渔业从"猎捕"迈向"农牧",年产出高端海鱼超千吨;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保障粤港澳大湾区10天以上天然气应急供应;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突破海水直接制氢技术瓶颈,产出纯度99.999%的绿氢。

image.png

图为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

在珠江口东西两岸,海洋经济正形成"科技研发-装备制造-能源保障-生态养护"的全链条体系。随着"祥安口"半潜船等高端海工装备持续输出,可燃冰勘探、深水油气开发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占GDP比重达19%,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分享更多
308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