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7月26日讯(编辑 余海霞)当地时间7月24日,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公告确认,正与京东集团深入洽谈潜在收购事宜。京东考虑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发出公开收购要约,对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公司强调,双方尚未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交易能否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作为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2017年从麦德龙集团分拆独立,运营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在欧洲12国拥有870多家门店。尽管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仅1000万欧元,但其在线销售额逆势增长7.4%达13亿欧元,占总销售25%,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股权结构显示,Kellerhals家族作为创始人后代持股约30%,Haniel家族及多家基金会亦持有相当比例,股权分散或为谈判增加变数。
此次收购是京东深化欧洲布局的关键举措。刘强东6月公开表示,国际业务是京东未来重点,“欧洲基础设施年底建成,明年开始营业”。自2022年在荷兰推出独立零售品牌ochama以来,京东已覆盖24国,创新“超级仓店”模式并提供“一小时达”配送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京东2023年曾要约收购Ceconomy未果,2024年洽购英国Currys亦未成功,此次再度出手彰显战略延续性。
业内分析,若交易达成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纪录。京东可借助Ceconomy线下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完善本地供应链体系。上海证券报指出,京东全球供应链优势与Ceconomy门店资源结合,有望重塑欧洲消费电子市场格局,为中国企业“供应链+本地化”出海提供范本。
不过,交易仍面临多重挑战:Ceconomy复杂股权结构需获得多数股东支持;欧洲零售市场竞争激烈,整合870家门店需克服文化差异;京东近期拟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超市,多线扩张需平衡资金与管理压力。市场密切关注京东能否突破过往收购瓶颈,为中国电商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京东此次收购尝试,是中国企业深耕海外市场的又一探索。无论结果如何,均凸显中国电商巨头通过“基建先行+并购加速”构建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逻辑,为行业提供宝贵经验参考。
大湾区经济网综合自网络公开信息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