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网深圳7月8日讯(编辑 余芳)7月8日,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在深圳启动建设。该基地计划五年内培养高质量数智人才超20万名,填补国内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根技术人才系统性培养空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基地由深圳人才集团旗下子公司负责运营,分两期推进建设:一期选址罗湖区深业泰富科创大厦,年培训规模1.5万人;二期将拓展至4万人。发展目标明确为2026年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027年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30年打造全球数智人才培养高地。
当前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ICT人才短缺问题凸显,《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全国ICT认证人才缺口达2000万人。作为创新型城市,深圳现有技能人才总量超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9万人,占比39.2%,居全国前列,但仍需强化根技术人才培养。
华为公司将依托“22+1”全系列认证体系(22个ICT技术+1个项目管理),构建匹配数智化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面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师资及学生开展分层分类培养。“十五五”期间还将发布30个ICT新职业工种标准,推动“深圳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建设是落实国家“技能强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创新实践。深圳正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企业构建“招生-培训-评价-就业”一体化产教评生态链,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市级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354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技能保障。
此次政企协同建设全球数智人才基地,既是深圳打造“人才强市”的关键举措,也是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政策、技术、资源优势,将为我国数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