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网江门8月11日讯(编辑 高小波)江门正加快推进深圳・江门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江门基地,重点发展高端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特种船舶维修等产业,共同谋划粤港澳大湾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在珠江口西岸书写经略海洋新篇章。
江门海洋资源得天独厚,409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省十分之一、大湾区近三成,48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与352座海岛构成独特资源矩阵。科技赋能让这片蓝色沃土焕发新生——"台山1号"现代化养殖平台作为省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的大型养殖装备,采用单点系泊吸力锚系统,抗风能力达17级,数智化平台实时监控鱼类生长及水体指标,物联网技术贯穿种苗培育至质量溯源全链条,构建"从海洋到餐桌"数字化闭环。重力式网箱抗风12级,饲料利用率提升10%,鮸鱼生长周期缩短15%,存活率提升20%。
深江海洋经济合作迎来黄金期。随着深中通道等交通设施通车,江门引入深圳海斯比海洋科技"圆周号"移动浮岛项目,该浮岛采用一体化能源系统和海水淡化技术,落户台山得益于优越的岸线资源和政策契合度。江门组团参加深圳海博会,20多家企业展示成果,深化产业协同。
产业布局方面,累计投放新型深水网箱389个,通过"拎包入住"模式吸引企业入驻;推进大襟岛蚝业网箱建设和碧岛生蚝产业链项目,涵盖海洋牧场、供应链与文旅板块。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为支点,构建完整海洋产业体系,28个细分产业均有布局。
江门正打造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通过科技赋能和深江合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海洋产业协同提供有力支撑,为广东"海上新广东"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